39°33′55″N 113°10′55″E / 39.56528°N 113.18194°E / 39.56528; 113.18194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地址山西省应县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时代辽编号71认定时间1961年3月4日
落日下的应县木塔
佛宫寺释迦塔,通称应县木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是中國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其确切建造年代无从考证,但可从其建筑风格和相关文物信息确认其建造时间在辽代,并且在金代、元代、明代和清代被多次修葺。该塔曾经历过数次大地震,并于1926年在军阀混战中被炮击,但塔身从未倾倒。该塔通高67.31米,主体结构全部为木质结构,塔身外看为五层,其中第一层至第四层内各建有一层作为上一层基座的暗层,塔顶为铁制塔刹。每层塔室内的内槽均安置有佛像,其中第一层的内槽安置有一尊高约10米的释迦造像,内壁还绘有壁画。由于应县木塔塔身结构过于复杂,全塔共计出现54种不同的斗拱类型,关于该塔的维修方案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直处于争议状态,直至2013年相关方案才得以最终确定。1961年,佛宫寺释迦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编辑]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因其所在地而被俗称为应县木塔。该塔的确切建造时间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最初可以确定其建造时间的是明代地方志当中所称的辽代清宁二年(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并由辽道宗赐名为“释迦塔”,金代明昌四年(1193年)曾有加修[1]。而这在很长时间内都成为了应县木塔的断代依据[2]。此外,还有说法称该塔始建于后晋天福年间,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重修[3]:3。后来塔上的部分匾额被发现有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明昌六年(1195年)、元延七年(1300年)、明代正统元年(1436年)、成化七年(1471年)等记载修缮时间的题记,在确定了该塔的修缮年份的同时,也确定应县木塔的建造时间不会晚于金代明昌年间[a]。结合塔整体的建筑风格,应县木塔最终被确认为一座辽塔,且学界大多采信辽代始建的说法[2][3]:3。应县木塔故而被认定为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4],被誉为“天下第一塔”[5][b]。
在金代和元代时,应县木塔位于一座名为宝宫禅寺的寺庙当中。元顺帝时期,应县附近曾连续7天有强烈地震,但并未对木塔造成严重损坏。明朝时,宝宫禅寺在地方志中的名称变成了佛宫寺,但具体改名时间不明[3]:1,应县木塔也因此得名为佛宫寺释迦塔。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曾登临应县木塔,并题写了“峻极神工”的匾额。正德年间时,明武宗朱厚照登临应县木塔后题写了“天下奇观”的匾额,当年塔与寺庙均曾被修缮。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同治五年(1866年)时曾对木塔和寺庙进行过修缮,但此时寺庙的规模已经大不如前。中华民国时期,1926年,应县木塔曾在军阀混战中遭到多次炮击[5]。1928年和1929年,应县木塔的塔顶和屋面被小规模维修[7]:127-128[8]:11-12。1935年,应县木塔再次被维修,这次维修当中村民采用风水先生苏墨的建议将1722年加固的夹泥墙和斜戗全数拆除,由于1722年大修后木塔已饱经风霜,这一“维修”对木塔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仅十余年之后塔身发生了扭动[9]:100。梁思成对此尤为惋惜,称此次维修“比民国十九年战争中弹时损害尤烈,可谓为木塔八百馀年以来最大的厄运”。
结构[编辑]
应县木塔位于应县佛宫寺内,塔的南侧为佛宫寺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内有四大天王殿;东南侧为钟楼,西南侧为鼓楼,均为二层单檐歇山顶式方形建筑;山门外相隔一座广前有一座清同治二年(1863年)所建的三门四柱悬山顶牌坊[8]:13-15。该塔是一座楼阁式木塔,全塔通高67.31米[c]。该塔由下至上依次可分为台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
台基[编辑]
木塔修建在一个高约4米左右的石砌台基上,共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下层为边长40米左右的方形基座,四个方向均建有月台;上层台基呈八角形,直径35.47米,在正东、正西和正南三个方向建有月台。上层台基的各角和月台各角均有一块突出的角石,角石上均有辽代的狮头浮雕。南面月台下方镶嵌有两块碑记,西侧为“重修释迦塔寺记”,东侧碑额可辨认内容为“释迦塔寺碑”,在此五个字前还有三个字无从辨认。[13][14]:6,18
塔身[编辑]
明成祖題字牌匾“峻极神工”
台基上为木构塔身,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直径30.27米,外观看共有五层,由下至上略有收分,第一层至第四层的每层内部均建有一层作为上一层基座的暗层。塔身由下至上共使用了54种斗拱,这些斗拱为木塔提供了良好的抗震能力。[15][16]
应县木塔一层释迦佛造像
第一层总高11.5米,共有三周柱子,其中最外层副阶柱每面分为三间,中间一层为檐柱,每面也分为三间;最内侧为内槽柱,每面一间。内槽部分直径10.25米,在南北两个方向开门,原有门板痕迹已经无存,其余六面为厚约2.86米的墙。在内槽外侧2.38米的位置有一圈厚达2.6米的外檐柱墙,正南正北两侧开门。两堵墙之间为回廊,外侧建有回廊西南面有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木制楼梯。内槽正中有一尊高约10米的释迦造像,顶部建有藻井。内槽的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壁绘有辽代风格的壁画,其中有金刚、天王、弟子、供养人等人物造像,但由于色彩过于鲜艳,可能是后世模仿画风重修制作而成的。[14]:6[8]:3-11
佛宫寺释迦塔第二明层的塑像
第二层以上各层平面基本与第一层相同,每层均有两周柱子,外檐每面三间,四个正面有四扇格子门,四个斜面各有两扇,且两扇之间有一根心柱。各层顶部各有一层屋檐,每层在外侧均建有可供人行走的平座,平座外侧围有勾栏。塔身内的回廊有木质楼梯可登至顶层。第二层至第四层的内槽可分为三间,第五层南面分为三间,其余各面仅分为两间。每层内槽均安放有塑像,其中第二层的坛座为方形,上方有一佛二菩萨和两尊胁侍菩萨的造像;第三层的坛座为八角形,上方塑有四方如来佛造像[d];第四层为释迦牟尼像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等造像;第五层为毗卢舍那如来佛和八大菩萨造像。其中第四层文殊普贤造像经确认为辽代所塑原品。塔身顶部为高10米的塔刹。[7]:128[13][17][8]:3-11[3]:21[15][14]:7
明武宗題字牌匾“天下奇观”
应县木塔内共有54块明、清、民国时期的楹联和牌匾。其中在木塔第一层南门外挂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所立的“万古观瞻”牌匾。第三层南侧檐下挂有一块木塔匾额中最古老的“释迦塔”木牌,上面记载了应县木塔的多个重修年代;东南面檐下挂有宣统三年(1911年)应州知事任绪瀛所写的“峻极于天”牌匾。第四层南侧外檐挂有明武宗朱厚照所写的“天下奇观”四字牌匾,东侧和西侧各挂有一块“金城[e]”和“雁塔[f]”牌匾。第五层南侧外檐挂有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年间所写的“峻极神工”四字牌匾。第二层至第四层的南门各有一副楹联,其中第二层为“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第三层为“俯瞩桑干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㠉屹如屏”,第四层为“点崄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7]:127-128[8]:12-24[18]
塔刹[编辑]
应县木塔的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制塔刹。塔刹高12米,整体由刹座、刹身和刹顶三部分组成。刹座由砖砌基座和铁质仰莲组成,上方承接刹身;刹身则由铁制覆钵和五重相轮组成,上方承接刹顶;刹顶由铁铸圆光、仰月、宝盖和宝珠等部分组成。以上所有部分的中心由铁铸刹杆串联起来。在铁制仰月下有8条铁链分别和塔顶各檐角垂脊末端固定。[19]
出土文物[编辑]
1966年6月18日,应县木塔的第三明层佛座下方被发现发现一个花式银盒,该银盒随后被放置在第二明层的一座佛像下方。1974年7月28日,考古人员应县木塔在第四明层的一尊胸背部开洞的塑像中发现大量文物,并于当年9月14日发现了位于第二明层的银盒。在1974年,考古队员发现的文物包括47件辽代刻经,30件写经和杂抄,8件刻书与杂刻,7件绘画和版刻印刷的佛像,共计66件的七宝[g]以及2粒舍利佛牙。经过鉴定,这些文物的入藏时间与塑像的制造相同,均为辽末金初时期[20]。
保护[编辑]
维修工作[编辑]
佛宫寺释迦塔文保碑
特种邮票:应县·释迦塔
建塔以来,应县木塔在炮击、风化和包括邢台地震、唐山大地震在内的多次地震的破坏下,塔身扭曲变形,并有100多处残损,塔内所有柱子全部倾斜,其中有12根严重倾斜[21],第一层就有3根;各层柱子当中,水平方向的偏移以第二层最为严重,竖直方向的偏移则以第五层最为严重[12],部分柱子甚至出现了撕裂的现象[22]。1950年代时,当地政府曾对应县木塔进行保养[16]。1961年,应县木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1974年,国家文物局对应县木塔展开了抢险加固工程,并在这次维修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在1978年至1981年被修复,并于此后得到了妥善保存[20]。自1970年代起,有人开始提出关于应县木塔的维护方案,相关意见逐渐分化为落架、斜戧支撑加固和頂層抬升后二層落架等三种,并随之出现了大量相关的争执和讨论[16]。1989年,应县木塔的相关维护调研工作开始进行。199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山西省应县木塔维修工程领导组”[24]。2000年10月,国家文物局召集20余名文物、古建、地质和结构专家为应县木塔制定维护方案[25]。2001年时,国家文物局面向全国文物界以及工程技术界的专家学者公开征集应县木塔维修方案[26]。2003年时,为了保护木塔结构,应县木塔文保所撤下了木塔上的铁铃[27]。2013年2月,应县木塔周边环境整治规划制定完毕[28],并于2014年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29]。2013年9月29日,应县木塔的维修方案《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方案》被正式敲定,方案最终采纳了用斜戧支撑加固的意见(頂層抬升后二層落架以目前的技術風險過大)[30]。该方案于2013年上报国家文物局,并于2014年正式获批[31],同年12月维护工作正式启动[32]。相关的脚手架搭建工程[33]和深化维护的工程[34]也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获批。
相关开发[编辑]
自2003年以来,山西省文物局先后两次发文禁止游客登塔,但应县木塔文保所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一直允许游客进入木塔底部二层[24],直至2010年才做出每次最多20名游客登塔的限流措施[35]。2006年9月5日至7日,朔州市市委、市政府与应县县委、县政府举办了建塔950周年庆典[36]。2011年时,游客一度被禁止登塔[37]。2009年,应县木塔正式展开申报世界遗产的各项工作[38],并于2011年正式启动申遗进程[39]。
周边环境治理[编辑]
晴天下的应县木塔
2000年3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到山西应县考察,发现在应县木塔周围修建了大量不符合文物保护规定的超高建筑[40],此外还有一座1998年建造的工厂,该工厂在其排放的废气严重超标的情况下持续生产,多次无视环保部门的警告和停产文件[41]。2004年11月,应县政府决定对应县木塔周边的居民区进行拆迁改造[42]。2005年6月起,应县木塔周边正式启动旧城改造项目中的拆迁部分,共拆迁房屋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占地40万平方米,拆迁后环塔周围10万平方米的土地被改建为绿地和空地保护园区[43]。
防雷防火[编辑]
1992年至1997年,西安交通大学、山西大学和应县木塔文管所组成的调研组对应县木塔安装避雷针的必要性进行了调研,最终认为应县木塔自身可以做到绝缘避雷,并且安装避雷针无法减小应县木塔自身被雷击毁坏的可能性,应县政府也据此决定不为应县木塔安装避雷针[17]。2004年,因稷山大佛寺遭雷击而起火,山西省有关部门决定在应县木塔顶部安装避雷装置,但这一做法遭到一些专家的反对,这些专家认为应县木塔的金属塔刹本身已经起到了避雷的效果,无需再安装避雷装置[44]。2005年1月,应县木塔因没有高层建筑应有的消防专用蓄水池和加压泵,木塔周围遍布居民区,消防车道太窄或被堵塞等原因,被朔州市政府列为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单位,应县木塔文管所为此签订了整改承诺书[45]。2012年,应县消防大队联合应县木塔管理所加大了对应县木塔的火灾防控力度,其中包括严查游客所携带的易燃易爆物品,和在周边居民的烟囱上加装防火罩[46]。
立法保护[编辑]
2018年12月21日朔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19年3月22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了《朔州市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保护条例》,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立法保护应县木塔[47]。
注释[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應縣木塔
^ 有说法结合尚未发现任何辽代文献,认为应县木塔的建造时间实际上应在金代[2]。
^ 引用來源稱該塔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不過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木塔為日本的法隆寺五重塔,建於607年[6]。
^ 这个高度是梁思成于20世纪30年代通过逐层相加的方式测量出来的[10],当时甚至人工爬到塔顶测量了塔刹的高度[11]。2006年的卫星测量数据为65.86米[12]。
^ 即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微妙声佛[3]:21。
^ 唐代时应县木塔所在地为应州,而应州内设有金城县[8]:14。
^ 秦汉时期应县木塔所处地区为雁门郡[8]:14。
^ 这里的七宝指的是金、银、琉璃、玻璃、贝类、赤珠和玛瑙[20]。
参考[编辑]
^ 明·田蕙《应州志·营建志》:佛宫寺在州治西。辽清宁二年,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塔曰释迦,道宗皇帝赐额。元延二年,避御讳改宝宫为佛宫。
^ 2.0 2.1 2.2 杜成辉. 山西应县木塔建于辽代的又一佐证——元好问的几首吟应县木塔诗. 北方文物. 2005, 2: 62–64.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3.0 3.1 3.2 3.3 3.4 马良编著. 应县木塔.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06-01: 63. ISBN 7-203-04593-5.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中国抢险加固世界最古老木塔“应县木塔”. 新华网. 2014-12-05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1) (中文(中国大陆)).
^ 5.0 5.1 天下第一塔”山西应县木塔. 华夏经纬网. 2006-02-27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1) (中文(中国大陆)).
^ 詹佩瑜. 全世界最老的木造建築在日本:揭密法隆寺的大秘寶. 典藏ARTouch.com. 2019-12-26 [2023-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 7.0 7.1 7.2 罗哲文编著. 中国古塔. 北京: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5-06-01: 322. ISBN 7-5007-3007-1.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8.0 8.1 8.2 8.3 8.4 8.5 8.6 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山西省应县木塔保管所编. 应县木塔.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2-05-01: 322. CSBN 11068·1079.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侯幼彬,李婉贞编.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1-01: 322. ISBN 7-112-05220-3.
^ 世界最高最古老木塔“身高”有新说. 搜狐新闻. 2006-08-31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中文(中国大陆)).
^ 应县木塔是中国建筑大师们心目中的“珍宝”. 新浪新闻. 2006-09-04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中文(中国大陆)).
^ 12.0 12.1 李铁英,魏剑伟,张善元,李世温. 高层古建筑木结构——应县木塔现状结构评价. 土木工程学报. 2005-02: 51–58.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13.0 13.1 应县木塔. 中国网. 2007-05-15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0) (中文(中国大陆)).
^ 14.0 14.1 14.2 文物出版社编. 应县木塔.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66-03-01: 246. CSBN 7068·243.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15.0 15.1 杜雷鸣,李海旺,薛飞,秦冬祺. 应县木塔抗震性能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2010, S1: 363–370.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16.0 16.1 16.2 侯卫东. 应县木塔保护的世纪之争. 国际建筑. 2012, 12: 38–41.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17.0 17.1 张秀珍,吴寿鍠. 关于应县木塔避雷问题的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7-01: 58.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初见. 应县木塔的五个最. 旅游时代. 2014, 3: 42–47.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王福谆. 古代大型铁塔和古塔的大型铁塔刹. 铸造设备研究. 2007, 6: 46–54.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20.0 20.1 20.2 张畅耕,毕素娟,郑恩淮. 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内发现辽代珍贵文物. 文物. 1982, 6: 1–8, 97–101.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山西应县千年木塔不堪重负 专家呼吁别再攀登. 人民网. 2001-06-22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中文(中国大陆)).
^ 应县木塔扭曲变形非修不可. 北京晚报. 2001-06-21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中文(中国大陆)).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2006-11-20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8) (中文(中国大陆)).
^ 24.0 24.1 十七年了修不成,应县木塔带病迎客. 新浪新闻. 2006-09-25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2) (中文(中国大陆)).
^ 山西应县古木塔年近千岁 国家文物局制订保护方案. 人民网. 2000-10-12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中文(中国大陆)).
^ 国家文物局公开征集山西应县木塔维修方案. 新华网. 2001-06-24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中文(中国大陆)).
^ 应县木塔最新修缮方案将上报文物局审批. 新华报业网. 2013-08-21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中文(中国大陆)).
^ 山西应县木塔保护规划获批 或将改善周边环境. 中国新闻网. 2013-02-27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中文(中国大陆)).
^ 关于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周边环境整治规划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2014-04-01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2) (中文(中国大陆)).
^ 24年推敲不寻常 应县木塔修缮方案尘埃落定. 山西晚报. 2013-10-11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1) (中文(中国大陆)).
^ 关于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工程的批复. 山西晚报. 2014-04-17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2) (中文(中国大陆)).
^ 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工程正式启动. 浙江省文物局. 2014-12-14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中文(中国大陆)).
^ 关于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工程脚手架设计方案的意见. 山西晚报. 2015-05-07 [2016-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2) (中文(中国大陆)).
^ 关于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工程施工深化和优化设计方案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2016-03-0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2) (中文(中国大陆)).
^ 应县木塔“骨病”严重 每次登塔不能超20人. 凤凰新闻. 2010-05-23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 (中文(中国大陆)).
^ 朔州市举办应县木塔建塔950周年庆典. 山西日报. 2006-09-06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中文(中国大陆)).
^ 雷健坤深入重点旅游景区检查. 山西新闻网朔州频道. 2011-10-01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中文(中国大陆)).
^ 应县木塔将“申遗”. 解放军报. 2009-07-28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中文(中国大陆)).
^ 山西应县释迦木塔“申遗”启动. 新华网. 2011-05-12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 (中文(中国大陆)).
^ 应县木塔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徒添“心病”. 东方新闻. 2000-04-24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 (中文(中国大陆)).
^ 应县木塔至今仍被“黑龙”包围. 生活时报. 2000-06-06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7) (中文(中国大陆)).
^ 应县木塔周边拆迁:“文保”赢了,民生也赢了. 新华网. 2006-09-06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中文(中国大陆)).
^ 应县木塔周边保护性拆迁破解两大难题. 新华网. 2006-09-06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中文(中国大陆)).
^ 千年木塔应装避雷针吗?. 科技日报. 2004-11-10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中文(中国大陆)).
^ 火灾隐患威胁应县木塔. 山西晚报. 2005-01-30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中文(中国大陆)).
^ 朔州应县为国宝木塔周边居民安装烟囱防火罩. 山西新闻网朔州频道. 2012-01-19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1) (中文(中国大陆)).
^ 朔州市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保护条例.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202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1).
查论编山西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原市
晋祠
龙山石窟
晋阳古城遗址
窦大夫祠
天龙山石窟
王家峰墓群
狐突庙
净因寺
清源文庙
不二寺
明秀寺
多福寺
永祚寺
古交遗址
娄烦古城遗址
帖木儿塔
阳曲大王庙大殿
太原大关帝庙
太原清真寺
太原纯阳宫
前斧柯悬泉寺
辛庄开化寺
太山龙泉寺
崇善寺大悲殿
唱经楼
晋源阿育王塔
晋源文庙
清徐尧庙
古交千佛寺
太原文庙
山西大学堂旧址
太原天主堂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童子寺遗址
蒙山开化寺遗址
阳曲轩辕庙
高君宇故居
山西督军府旧址
大同市
平型关战役遗址
雲岡石窟
善化寺
华严寺
悬空寺
平城遗址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
曲回寺石像冢
方山永固陵
大同九龙壁
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
觉山寺塔
浑源永安寺
沙梁坡墓群
古城堡墓群
禅房寺塔
水神堂
云林寺
慈云寺
大同煤矿万人坑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
栗毓美墓
浑源圆觉寺塔
大同关帝庙大殿
律吕神祠
浑源文庙
大同观音堂
沙岭墓群
平城兴国寺
大同鼓楼
阳泉市
关王庙
大王庙
府君庙
坡头泰山庙
冠山天宁寺双塔
藏山祠
冠山书院
开河寺石窟
平定马齿岩寺
盂北泰山庙
西关三圣寺大殿
长治市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法兴寺
天台庵
大云院
龙门寺
崇庆寺
正觉寺
观音堂
潞安府城隍庙
淳化寺
明惠大师塔
九天圣母庙
沁县大云院
洪济院
武乡县大云寺
会仙观
南阳护三嵕庙
原起寺
佛头寺
灵泽王庙
东邑龙王庙
回龙寺
普照寺大殿
昭泽王庙
天王寺
夏禹神祠
长治玉皇观
真泽二仙宫
宝峰寺
襄垣文庙
潞安府衙
金灯寺石窟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西周黎侯墓群
先师和尚舍利塔
小张碧云寺大殿
布村玉皇庙
韩坊尧王庙大殿
长子崔府君庙大殿
襄垣永惠桥
李庄文庙
义合三教堂
下霍护国灵贶王庙
前万户汤王庙
庄头天仙庙
中漳伏羲庙
襄垣昭泽王庙
长宁大庙
南涅水洪教院
马厂崇教寺
武乡真如寺
襄垣五龙庙
辛村天齐王庙
大中汉三嵕庙
北和炎帝庙
北社三嵕庙
北社大禹庙
北甘泉圣母庙
李庄武庙
关村炎帝庙
石室蓬莱宫
灵空山圣寿寺
西青北大禹庙
黎城城隍庙
南涅水石刻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上党西岩寺塔
上党长春玉皇庙
长子文庙大成殿
潦河头关帝庙
西社卫公庙
西下庄昭泽王庙
武乡福源院
晋城市
青莲寺
玉皇庙
晋城二仙庙
南、北吉祥寺
姬氏民居
龙岩寺
泽州岱庙
小会岭二仙庙
崔府君庙
西溪二仙庙
崇明寺
开化寺
游仙寺
定林寺
塔水河遗址
下交汤帝庙
北义城玉皇庙
周村东岳庙
开福寺
西李门二仙庙
润城东岳庙
玉泉东岳庙
石掌玉皇庙
中坪二仙宫
白玉宫
二郎庙
南神头二仙庙
寺润三教堂
三圣瑞现塔
崇安寺
清梦观
大阳汤帝庙
古中庙
海会寺
柳氏民居
湘峪古堡
郭壁村古建筑群
窦庄古建筑群
郭峪村古建筑群
砥洎城
羊头山石窟
碧落寺
河底成汤庙
高都景德寺
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高平嘉祥寺
尹西东岳庙
西顿济渎庙
北马玉皇庙
三王村三嵕庙
坛岭头岱庙
良户玉虚观
南庄玉皇庙
川底佛堂
董峰万寿宫
建南济渎庙
史村东岳庙
南召文庙
水东崔府君庙
薛庄玉皇庙
石末宣圣庙
陈廷敬故居
仙翁庙
坪上汤帝庙
府城关帝庙
泽州崇寿寺
田庄全神庙
团东清化寺
阳城文庙
阳城寿圣寺及琉璃塔
高平铁佛寺
怀覃会馆
朔州市
佛宫寺释迦塔
崇福寺
广武汉墓群
净土寺
广武城
峙峪遗址
右玉宝宁寺
晋中市
平遥城墙
镇国寺
双林寺
旌介遗址
榆次城隍庙
祆神楼
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介休后土庙
慈相寺
平遥文庙
资寿寺
乔家大院
洪山窑址
什贴墓群
普光寺
安禅寺
无边寺
张壁古堡
兴梵寺
福祥寺
真圣寺
崇圣寺
懿济圣母庙
清虚观
回銮寺
金庄文庙
晋祠庙
福田寺
介休东岳庙
光化寺
昔阳崇教寺
左权文庙大成殿
利应侯庙
灵石后土庙
平遥清凉寺
王家大院
孟家沟龙泉寺
曹家大院
净信寺
渠家大院
平遥城隍庙
日昇昌旧址
太和岩牌楼
介休五岳庙
梁村遗址
苇则寿圣寺
寺坪普照寺大殿
襄垣慈胜寺
介休城隍庙
新村妙觉寺
范村圆智寺
干坑南神庙
静升文庙
云峰寺石佛殿
北依涧永福寺过殿
梁家滩白云寺
平遥惠济桥
雷履泰旧居
平遥市楼
介休源神庙
南政隆福寺
石马寺石窟
山西铭贤学校旧址
孔家大院
大寨人民公社旧址
昔阳离相寺
梁村洪福寺
祁县镇河楼
长则普明寺
忻州市
南禅寺大殿
佛光寺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岩山寺
五台山古建筑群
碧山寺
菩萨顶
塔院寺
显通寺
广济寺大雄宝殿
阿育王塔
边靖楼
洪福寺
金洞寺
定襄关王庙
延庆寺
三圣寺
代县文庙
公主寺
秘密寺
徐向前故居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
繁峙正觉寺大雄宝殿
原平惠济寺
罗睺寺
阎家大院
南茹八路军总部旧址
万里长城—雁门关
汾阳宫遗址
原平普济桥
繁峙琉璃塔
崞阳文庙
留晖洪福寺
五台山南山寺
静乐文庙
阳武朱氏牌楼
五台山尊胜寺
静居寺石窟
忻口战役遗址
金岗库村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吕梁市
则天庙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马茂庄墓群
兴东垣东岳庙
太符观
香严寺
安国寺
南村城址
卦山天宁寺
义居寺
汾阳五岳庙
善庆寺
碛口古建筑群
汾阳文峰塔
天贞观
杏花村汾酒作坊
中阳楼
东龙观墓群
上贤梵安寺塔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
孝义三皇庙
孝义天齐庙
交城玄中寺
后土圣母庙
孝义慈胜寺
玉虚宫下院
碧村遗址
峪口圣母庙
大武鼓楼
汾阳关帝庙
胡家沟砖塔
汾阳后土圣母庙
于成龙故居
山神峪千佛洞石窟
竖石佛摩崖造像
晋绥日报社旧址
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
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部旧址
临县中央后委机关旧址
临汾市
广胜寺
丁村遗址
侯马晋国遗址
丁村民宅
陶寺遗址
曲村—天马遗址
牛王庙戏台
霍州州署大堂
千佛庵
柿子滩遗址
大悲院
洪洞玉皇庙
柏山东岳庙
霍州窑址
老君洞
乡宁寿圣寺
汾城古建筑群
汾城城隍庙
汾城文庙
汾城明伦堂
汾城试院-学前塔
汾城魁星楼
汾城社稷庙
王氏知府第
汾城城墙
县衙大堂
汾城关帝庙
汾城鼓楼
洪济桥
李氏民居
世德堂药铺
东羊后土庙
霍州观音庙
四圣宫
普净寺
王曲东岳庙
南撖东岳庙
乔泽庙戏台
尧陵
铁佛寺
师家沟古建筑群
娲皇庙
羊舌墓地
郎寨砖塔
麻衣寺砖塔
灵光寺琉璃塔
东许三清庙献殿
襄陵文庙大成殿
南林交龙泉寺
洪洞关帝庙
永和文庙大成殿
隰县鼓楼
洪洞商山庙
石四牌坊和木四牌坊
樊店关帝庙
净石宫
七里脚千佛洞石窟
大河口遗址
南梁古城遗址
苇沟-北寿城遗址
陶寺北墓地
霍州祝圣寺
热留关帝庙
霍州鼓楼
曲沃薛家大院
挂甲山摩崖造像
营里千佛洞石窟
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
运城市
永乐宫
万荣东岳庙
解州关帝庙
西侯度遗址
禹王城遗址
司马光墓
西阴村遗址
绛州大堂
万荣后土庙
东下冯遗址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
马村砖雕墓
万荣稷王庙
清凉寺
广仁王庙
芮城城隍庙
泛舟禅师塔
临晋县衙
太阴寺
福胜寺
稷益庙
青龙寺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
黄河栈道遗址
崔家河墓群
妙道寺双塔
白台寺
舜帝陵庙
乔沟头玉皇庙
后稷庙
龙香关帝庙
新绛龙兴寺
稷山稷王庙
景云宫玉皇殿
大洋泰山庙
二郎庙北殿
埝堆玉皇庙
寨里关帝庙献殿
郭村泰山庙大殿
三官庙
古垛后土庙
万泉文庙
董封戏台
常平关帝庙
匼河遗址
坡头遗址
金胜庄遗址
东庄遗址
西王村遗址
周家庄遗址
古魏城遗址
下阳城遗址
虞国古城遗址
虞坂古盐道
程村遗址
猗氏故城
玉壁城遗址
冯古庄墓地
山王墓地
横北倗国墓地
薛嵩墓
北阳城砖塔
巷口寿圣寺砖塔
闾原头永兴寺塔
张村圣庵寺塔
万荣稷王山塔
中里庄八龙寺塔
万荣旱泉塔
南阳村寿圣寺塔
运城太平兴国寺塔
宋村永兴寺
长春观
河津台头庙
南柳泰山庙
上冯圣母庙
南阳法王庙
夏县文庙大成殿
泉掌关帝庙
绛县文庙
薛瑄家庙及墓地
运城关王庙
池神庙及盐池禁墙
绛州文庙
北池稷王庙
玄帝庙
南樊石牌坊及碑亭
乔寺碑楼
郭家庄仇氏石牌坊及碑亭
闫景李家大院
稷山大佛
解梁故城遗址
栖岩寺塔林
新绛寿圣寺大殿
北辛舍利塔
普救寺塔
永济万固寺
永济扁鹊庙
董村戏台
东姚温牌坊
墙下关帝庙
阮氏双碑楼
解州同善义仓
跨省市区
长城(山西省长城列表)
参见: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京 · 津 · 冀 · 晋 · 蒙 · 辽 · 吉 · 黑 · 沪 · 苏 · 浙 · 皖 · 闽 · 赣 · 鲁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渝 · 川 · 贵 · 云 · 藏 · 陕 · 甘 · 青 · 宁 · 新
查论编中国木构建筑(唐—宋)唐五台南禅寺大殿 · 五台佛光寺大殿 · 芮城广仁王庙 · 正定开元寺钟楼一層年代存疑:长子县布村玉皇庙前殿 · 泽州青莲寺藏經閣二層 · 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 宜豐縣花橋魯班坊五代平顺天台庵 · 平顺大云院大佛殿 ·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 平顺龙门寺西配殿 · 正定县文庙大成殿 · 长子县布村玉皇庙中殿年代存疑:永順縣老司城祖師殿辽义县奉国寺大殿 · 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 ·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 新城开善寺大殿 · 涞源阁院寺文殊殿 · 大同善化寺大殿、普贤阁 · 大同华严下寺薄伽教藏殿北宋晉北忻州金洞寺转角殿 · 定襄关王庙无梁殿晉中西南太原晋祠圣母殿 · 平遥慈相寺正殿 · 阳泉关王庙正殿 · 寿阳普光寺正殿 · 太谷安禅寺藏经殿 · 祁县兴梵寺大雄宝殿 · 万荣稷王庙正殿 · 芮城城隍庙大殿 · 乡宁寿圣寺正殿長治长治故驿崇教寺大佛殿 · 长治正觉寺后殿 · 长子法兴寺圆觉殿 · 长子崇庆寺千佛殿 · 平顺县龙门寺大雄宝殿 · 平顺九天圣母庙圣母殿 · 平顺佛头寺 · 武乡大云寺大雄宝殿 · 潞城原起寺大雄宝殿晉城高平崇明寺中佛殿 · 晋城二仙庙正殿 · 泽州府城玉皇庙玉皇殿 · 泽州青莲寺释迦殿、观音阁、地藏阁 · 泽州岱庙天齐殿 · 泽州北义城玉皇庙玉皇殿 · 泽州高都景德寺正殿 · 泽州周村东岳庙正殿和拜亭 · 澤州川底佛堂正殿 · 陵川南吉祥寺过殿 · 陵川北吉祥寺前殿、中殿 · 陵川小会岭二仙庙正殿 · 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 · 高平游仙寺毗卢殿 · 泽州西顿济渎庙外省福州华林寺大殿 · 肇庆梅庵 · 济源济渎庙寝宫 · 敦煌老君堂慈氏塔 · 宁波保国寺大殿 · 莆田元妙观三清殿 · 正定隆兴寺三殿一門 · 登封初祖庵大殿 · 韩城司马迁祠献殿、寝宫 · 佛山祖庙正殿 · 德慶學宮大成殿 · 金華天寧寺大雄寶殿 · 岳阳文庙大成殿金晉北五台佛光寺文殊殿 · 五台延庆寺大佛殿 · 大同善化寺普贤阁(唐遼)、山門、三聖殿 · 大同华严上寺 ·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观音殿 · 浑源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 · 繁峙岩山寺文殊殿 · 繁峙三圣寺大雄宝殿 · 定襄洪福寺大雄宝殿 · 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晉中太原晋祠献殿 · 平遥文庙大成殿 · 盂县大王庙寝宫 · 清徐狐突庙献殿、正殿 · 清徐清源文庙大成殿 · 榆社福祥寺正殿 · 太谷真圣寺正殿 · 阳曲不二寺大雄宝殿長治沁县大云院正殿 · 平顺龙门寺山门 · 平顺淳化寺正殿 · 平顺回龙寺大殿 · 沁县普照寺大殿 · 壶关三嵕庙正殿 · 武乡洪济院正殿 · 武乡会仙观三清殿 · 襄垣灵泽王庙灵泽王殿 · 潞城东邑龙王庙正殿 · 襄垣昭泽王庙昭泽王殿 · 长子天王寺中殿、后殿晉城泽州府城玉皇庙成汤殿 · 泽州義城東岳廟天齊殿 · 高平开化寺观音阁 · 高平西李门二仙庙中殿 · 高平中坪二仙宫正殿 · 高平二郎庙戏台 · 陵川龙岩寺过殿 · 陵川崔府君庙山门 · 陵川西溪二仙庙后殿及东西梳妆楼 · 陵川南神头二仙庙正殿 · 陵川寺润三教堂大殿 · 陵川北馬玉皇廟正殿 · 陵川玉泉东岳庙正殿 · 陵川石掌玉皇庙正殿 · 陵川附城玉皇庙正殿 · 陵川白玉宫过殿 · 阳城下交汤帝庙拜殿 · 阳城开福寺献殿晉西南呂梁:汾阳太符观大殿 · 柳林香严寺大雄宝殿 · 石楼兴东垣东岳庙大殿 · 文水则天庙圣母殿 · 晉西南:绛县太阴寺南大殿 · 曲沃大悲院献殿 · 新绛白台寺释迦殿外省宜阳灵山寺毗卢殿、大雄宝殿 · 涉县成汤庙山门 · 济源奉仙观三清殿 · 曲阜孔廟兩碑亭 · 丹凤二郎庙 · 汝州风穴寺中佛殿 · 登封清凉寺大殿南宋江油云岩寺飞天藏殿 · 广饶关帝庙大殿 · 武都福津广严院 · 苏州玄妙观三清殿 · 沅陵龍興講寺大雄宝殿 · 罗源陈太尉宫正殿 · 新邵縣文仙觀三官殿
存疑:衡陽南嶽大廟第五進院東西角門模型華嚴下寺薄伽教藏殿内天宮閣(遼) · 正定隆兴寺轉輪藏殿内轉輪藏(北宋) · 江油云岩寺飞天藏(南宋)灰色字體的建築在後代修繕中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不完整列舉;山西省宋代以後此類建築不再列入)石窟寺木製窟簷未被計入。另参见中国古代无梁殿、中国古代铜殿。
查论编山西专题太原市(省会)历史
西侯度遗址
丁村遗址
许家窑遗址
峙峪遗址
柿子滩遗址
东下冯遗址
方国
晋国
三家分晋
北魏
北齐
北汉
晋商
山西教案
阎锡山
太原战役
地理
城市
黄土高原
太行山
吕梁山
五台山
大同盆地
太原盆地
黄河
汾河
沁河
解池
冀州
经济
太原钢铁集团
太钢不锈钢
海鑫钢铁
山西焦煤
晋西工业
西山煤電
晋能集团
晋能控股集团
华阳新材
中铁十七局
经纬纺机
文化
晋语
中原官话
蒲剧
洪洞大槐树
晋商
山西面食
大同刀削面
平遥牛肉
傅山头脑
汾酒
山西高校
旅游景点
平遥古城
雲岡石窟
壶口瀑布
恒山
雁门关
乔家大院
皇城相府
长城
分类
共享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