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大個子就慫了?看完這個視頻,從此不再懼怕小打大!
很多兄弟都經歷過被大個子球員防守的絕望。進攻時,既不敢突破,又不敢投籃,那在面對如此兇悍的防守時,有什麼辦法應對嗎?當然有!
首先要搞清楚小打大的優勢是什麼
是你的速度嗎?是你的彈跳嗎?都不是。
是你的對位——在正常情況下野球場會默認大防大小防小,想戰勝大高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去跟他打,去打爆他的隊友。
當然這個答案是要挨罵的,所以我就在說一些實戰當中要注意的地方。技巧方面就不說了,你們都懂,高贊的視頻也很有道理——就是離實戰還有些距離。
1.叫隊友擋拆,或者傳給隊友
別笑,這是最簡單的辦法。
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你自己解決不了問題就要想辦法和隊友一起解決問題。防守防不住要叫補防,進攻打不進去叫人幫忙——這都是最常規的手段。老想著靠自己戰勝對位的隊員解決問題是不切實際的。
不要把你的腦子局限在一對一上,打不過就叫人啊,籃球場沒那麼多公平競爭,我相信大個子比你們更有體會——哪次大高個進攻不都得一堆人圍著你噼里啪啦?誰跟你他們講什麼一對一了?
2.無球比有球更重要
對大個記住一點,無論你技巧如何高,先天的身高劣勢始終存在,這是你有多少技巧都改變不了的。
所以你要克服這種劣勢,最好的辦法除了叫人,就是不讓對方把優勢發揮出來。
不要總想著雙方落好位置一對一單挑時自己該怎麼打,先用無球跑動讓大個子沒機會跟你落好位置一對一單挑不好嗎?
你去問問那些大個,他們最怕的一般都不是花樣百出有各種技術的小個,他們最怕跟自己對位的是個永遠停不下來,逼著自己跟他無球跑圈的跑動怪。要麼速度跟不上,要麼體力跟不上。
啥,你說對面體力速度都跟得上?那這個大個很可能水平比你至少高一個層次,你還不傳非得頭鐵單挑他,你有病啊?
3.分析分析分析,一定要分析
我看了一圈答案,沒有一個講到大個和大個是不同的這一點。(所以我估計也沒幾個真正的高個子在看這個問題)
不是每一個大高個弱點都完全相同,你在前一個高個身上予取予求的打法,在另一個大高個身上可能就剩下碰釘子——即使他們兩個人看上去體型相似身體素質相當。
你一定要在實際比賽當中去觀察去試探對位的高個,他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同樣是針對大個的技巧,對有些人效果拔群有些人就適得其反。比如有的人可以做出很漂亮的滑步,你靠體前變向根本拉不開空間;有的人對抗十足,你貼住他不能讓他無法起跳,反而壓低了你自己的彈跳;有的人擅長追身補帽,你好不容易拉開空間上籃結果被釘板……
觀察情況以後就知道對方不怕什麼——這個時候你就不要頭鐵,還要用沒卵用的技巧了,我無數次遇到這種小個子,他最擅長的那幾招已經在我面前失效多少次了,不行,還要繼續用,接著撞我的防守。
金誠所至金石為開,但是,我可不是石頭腦袋的啊……
發現有段話忘說了。
4.選擇,選擇很重要
運動就六種方向,前後左右上下。
如果說體前變向是左右,投籃假動作是上下,急停後仰變速是前後——
那我告訴你,一般右撇子面對大個,向下比向上好,向左比向右好,向前比向後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
向下比向上好是說:面對高個,和他拼彈跳是不明智的,身高的差距用彈跳彈速去彌補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相比於去拼高度,用假動作和變換節奏讓防守者摸不到你更有效更經濟。
向左比向右好是說……算了也不是說啥,是個人都知道左手突破如果練成很厲害……
向前比向後好是說:不要真把大個當成「傻大個」。大個球員真正的弱點往往不是爆發力差或者絕對速度慢,相反大個的大長腿大長胳膊讓他們即使爆發力差一些,防守時的威力也非常犀利。所以在身高劣勢下,用簡單的干拔或者後仰是非常危險的。
大個一個比較容易共性的弱點是不敏捷,或者乾脆這麼說吧:
轉身速度慢。
所以一般來說小打大都是利用這點多次變向去拉開空間,但是除了單挑以外,球場上很少有充足的空間讓你左右變個沒完(如果你有無限左右變換的空間,那一般來說你已經有了拉開單打權——那你怎麼可能沒有小打大的能力?)
所以這時候方法就是先把大個向外拉一步,然後在他重心向前的時候,直接從他腋下加速往籃下沖,利用大個轉身速率慢的弱點搶空間。
然後記住,越快出手越好,別看大個感覺慢騰騰的,如果防守好,你多邁一步,大個就加速追回來了。
但是這招慎用,別人不知道,我經常這麼給人下套,假裝吃晃,但是提前轉身,從後邊陰人,至少能騙他帶球扎進底線,失去進一步進攻能力。
總的來說,小打大一般是這樣一種博弈:
在大個判斷出小個真實進攻意圖之前,小個在態勢上佔據優勢——因為小個球員擁有更敏捷的動作。在雙方相互試探的時候,更容易帶走大個的重心或迫使大個球員失位。
但是一旦大個通過各種方法——比如通過防守經驗和之前的分析判斷出結論,比如壓迫式防守排除足夠多的錯誤選項後——確定了進攻隊員的出手方式,那麼從這一刻起,大個球員在態勢上佔上風(因為個子高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在向籃筐發動衝擊前,小個球員應該盡量利用小幅高頻變向變速(個人不建議低頻率的大幅度變向變速,真是「傻大個」倒也罷了,有一定運動素質的大個不怕慢速大幅度的變向),打亂大個球員防守節奏,而大個球員往往會採用或積極(比如試探性的刀球破壞運球節奏,或者突然上貼用身體接觸破壞運球路線)或消極(小步移動,收縮位置),來保證自己不完全失位。
如果在這圖窮匕見的一刻前,小個子已經晃出了足夠的重心或者位置,那麼進攻得手。如果在這一刻大個還沒完全失位,或者小個子對搶到的優勢判斷出現偏差,那麼進攻很可能失敗。
這跟同身高的人攻防不一樣,大致相同身高的兩人,打出半個身位就足以決勝負了,但是對於小打大,打出半個身位往往是進攻隊員吃帽的前兆。因為對於大個來說,這個失位,一步甚至半步就能追回來,而你則因為搶到了這個位置而喪失了警惕——正所謂善泳者溺善騎者墜,善於高飛蓋帽的反而容易吃假動作,就是這裡了。
趕緊學,會了這一招,小打大再也不害怕!
交叉側撤步關注野球帝!球技杠杠滴!
這回答裡邊大部分對普通人小打大都沒啥用
因為大部分人投空籃十個也不一定能進三四個
扯什麼後撤步之類拉空間的腳步都是白扯
野球場很多人連球都運不利索,基本功還不如他們嘴裡成天嘲笑的蔡徐坤,就成天學艾弗森和庫里科比,你跟這種人打球真的感覺折磨
咱們現在國內的風氣就是這樣,野球場上打球練球的意識里沒有做深蹲做硬拉練體能練基本功和罰球的概念,成天就練些沒用的花架子
你去網上一搜,知名的籃球up或者自媒體基本上都教的啥?各位肯定比我更清楚
偶爾一些專業的up確實不錯,比如向紫龍和教練這種,會跟你強調力量和基本功的重要性,會傳授你閱讀比賽的知識和概念,會實打實教你技巧和一些比賽的小知識
說回原題
我身為一個兩米多的鋒線,也經常會去打兩米一左右的半職業或者職業退下來的中鋒或者大前
其實小打大,說穿了無非就是三點
1、投籃准
2、力量強
3、基本功碾壓
你想要小打大,投籃不是盡量也不是儘可能,是必須要比大個准,不然你連打的資本都沒有
你防守端本來就吃虧,如果進攻端連點威脅都沒有那還打個鎚子
我單挑打小個,如果小個沒籃子我連罰球線都不想出,他又投不進你站罰球線裡邊等著蓋帽就行了
第二點力量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力量是我一直吃虧的項目,所以剛開始跟人單挑的時候我往裡打根本打不進去,對面都三四十歲二百多斤兩米零五左右的中年人,往裡打根本頂不動,所以只能投籃(再次強調投籃的重要性)
後來打的多了,我就自己訓練完了練力量,也跟他們學會了一些背打的技巧
比如最好用的就是肘子卡腰然後背轉,因為大個防守的時候一般都伸直雙手等著蓋帽,這時候你肘子卡腰(別用大勁,就是掛一下當個軸讓大個轉身不利索)一別就過去,百試百靈
過去之後做個投籃假動作一點准飛,也基本上百試百靈
但是,要注意,這一招的前提是你力量得有一定的基礎,同時也不能做的太明顯要隱蔽,畢竟這是小動作,要是太明顯就被吹了
練的力量和核心多了,打起大個來也能頂動了,往裡頂兩步加兩個動作一般情況下也能打個有來有回了
這就是第二點要強調的,力量是重中之重,除了投籃就是力量,沒這倆你想跟同水平的大個單挑基本上是沒戲
至於第三點,說穿了就是欺負不會打球的哥們,也是廣大網紅錄製的短視頻里最喜歡的「路人」選手,這個沒啥好說的,就是欺負技術弱,沒意思
這裡舉幾個路人王里的例子,要是覺得我說的不明白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路人王里這些人是咋打的
第一個就是大N,這個人技術是真的糙,動作也臟,但就是有勁有力量,所以遇到一般瘦點的路人大個就頂著往裡推土機,但是遇到比自己高比自己壯比自己技術好的球員就歇菜了,因為他沒籃子(相較於籃子準的人來說),就那兩招一旦被頂住了就完蛋
第二個是軍哥,軍哥一米七多的個頭拿那麼多冠軍憑的是啥?就是真的節奏好投籃准,打大個就是一個背打接背身後仰跳投,就能穩進。對面大個要貼防直接就能過掉,這種才是真正值得學習的,不光是技術多好,主要是打的人心服口服
第三個就是晶爺,說真的就算四十多了還是能保持這個身體狀態確實牛b,籃子准,力量也強技術也不拉胯,就這種球員在這種路人水平的比賽里狀態好基本無解,畢竟本身年輕時候也是CBA的隊長
最後了,我覺得除了這些客觀上的能鍛鍊出來的因素之外,還有往往被人忽視的一點
挨冒的心態
你跟比你高大的人打,一定要多打,同時心裡一定要知道一件事
個子矮(相對概念,比如我跟兩米一的球員我就是矮個)的球員挨冒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要覺得挨個冒就丟人了就心態崩了就不想打了
真正的強者是挑戰比自己強的對手然後戰勝他,而不是連戰勝他的想法或者慾望都沒有
這也是我覺得能從小打大中汲取到的最重要的經驗
你打的越多,了解到大個球員的習慣越多,你打大個球員就越好打
基本功,投籃,力量,心態
這才是真正的所謂「技巧」和「捷徑」,而不是所謂的你學會了一個動作就能做到的
必須有籃!必須有籃!必須有籃!
每每看球賽直播的時候,總聽見解說員說,「小打大,這是個錯位,好機會,進攻球員應該堅決!」
但是當自己打球對位高大球員時,為什麼總覺得解說員在騙人?
這是因為人家解說員說的小打大是後衛球員持球,而對方是中鋒防守。那是林書豪打韓德君,那是郭艾倫打蘇偉。速率,反應,靈敏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而你在野球場遇到的小打大,多數情況是,趙繼偉打周鵬,徐傑打可蘭白克。是一號位的身高打三號位,那不叫小打大,那叫天然的身體劣勢。
所以在野球場遇到大個子防你,最好的選擇是把球傳出去。
如果非打不可,那麼你必須有一手精準的投籃,定點投籃還不行,還得是能在高速行進中穩定的急停跳投。
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個子球員離你近,只有他離你近,你才能把他甩得遠!
因為大個子球員即使放你一步,還是能有效的封蓋或者干擾你的投籃,同時還能更好的防你的突破。
只有他忌憚你的跳投的時候,他才會緊緊貼防你,這時你才能利用速度優勢去過他,或者通過晃動趁他立足未穩的間隙投籃。
所以,要問我野球場小打大怎麼辦?
有投籃!
小打小怎麼辦?
有投籃!
小打一切怎麼辦?
有投籃!
野球場沒有防守三秒,沒有那麼多擋拆,更不會給小個子球員制定戰術。
自己矮不知道嗎?趕緊練投籃去!
推薦閱讀: